美元微笑理論:為什麼美元在好時與壞時都會走強
關於美元,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世界陷入混亂時,它往往上漲……但當美國經濟蓬勃時,它也會上漲。奇怪的組合,對吧?如果情況糟糕,你會以為美元會下跌;如果一切順利,人們可能會分散投資到其他 貨幣。然而歷史不斷顯示相反的結果。經濟學家稱之為美元微笑理論。一旦你了解這個理論,其實相當直觀。
為什麼美元會「微笑」
想像在圖表上畫出一個微笑(如下圖所示)。左邊代表危機,右邊代表繁榮增長。中間下沉的是「平庸」區間,既不差也不亮眼,就是普通。這時候美元往往會漂移。
在恐慌時期,投資者最重視的是安全。他們買入美元和 美債,因為它們仍被視為最可靠的避險資產。想想2008年或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時:恐懼飆升,美元也隨之飆升。
在另一端,當美國經濟火熱時,利率上升、回報誘人。資金流入,追逐增長和收益,美元再次受到提振。
但在中間呢?當經濟只是一般,而世界其他地區看起來更具吸引力時,資金往往會流向別處。這時美元就會失去光彩。

來源:Wellington Management
所以它像在微笑:在壞時強勁,在好時強勁,在中間地帶較弱。
一些真實案例
這個理論並非只是學術上的。2008年 金融危機 期間,美元飆升超過20%,因為投資者紛紛湧入現金資產。然後在2020年3月新冠疫情市場混亂時,同樣的事情發生了,美元在數週內急劇上漲。
再看看2022年。美國經濟火熱,通脹高企,美聯儲大幅升息。美元創下20年來的新高。但到2023年中,情況降溫。通脹緩解,美聯儲放緩,美元回落。典型的「微笑」形態:在極端情況下強勁,在中間偏弱。
真正的驅動因素
核心歸結為兩點:利率與信心。
- 在繁榮時期,高利率讓美元資產更具吸引力。
- 在衰退時,即使利率下降,美元依然是「安全」的選擇。
- 在中間階段,兩種力量都不足,美元走弱。
可以把它想像成人的行為。當你焦慮時,你會持有現金。當你自信時,你會把錢投入最大的市場。這兩種情況都支持美元。當你只是平平無奇時,你可能會把錢放在別處。
為何在外匯以外也很重要
美元的「微笑」不僅影響匯率。當左邊的微笑出現時,全球陷入恐慌。黃金和日圓通常也會上漲,而股票和高風險債務下跌。右邊則是美國繁榮,美元可以與股票一同上漲,而黃金等避險資產往往落後。
新興市場受到的衝擊最大。強勢美元讓他們的債務更加昂貴,並常常引發資金外流。當美元走軟時,他們終於得到一些緩解。
風險與例外
當然,這個「微笑」只是框架,而不是鐵律。2023年,美國地區性銀行動盪時,美元並沒有大幅上漲,因為投資者認為那是局部問題,而非全球性問題。長期來看,美國龐大的赤字和不斷上升的債務可能會削弱美元的避險地位。隨著其他經濟體的崛起,也有理由質疑美元是否會始終佔據主導地位。
結論
美元微笑理論不是用來預測精確的價格水準,而是描述一種趨勢。當恐懼高漲時,美元閃耀;當美國增長強勁時,美元也閃耀。而它在中間地帶最為掙扎。對投資者來說,關鍵是要知道我們處在曲線的哪個階段。我們是在準備迎接風暴?享受繁榮?還是只是平淡前行?
及早識別這種「微笑」有助於更聰明地布局,無論是依賴避險資產、押注美國增長,還是在美元可能走弱時分散風險。美元可能不會一直「微笑」,但當它這樣做時,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