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易教育 > 理解市場波動性:投資者的朋友還是敵人?

理解市場波動性:投資者的朋友還是敵人?

Aug 28, 2025 11:34 AM

有沒有看過市場圖表後心想,這到底發生了什麼?價格一天上漲,第二天下跌,讓投資者一頭霧水。這就是波動性。有些人將其視為威脅,有些人則認為是機會,往往兩者兼有。事實是,沒有波動,市場將毫無生機。所以讓我們來談談波動性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它很重要,以及如何避免被它干擾。

什麼是市場波動性?

波動性只是“價格波動”的一種華麗說法。有時它溫和而緩慢,有時則起伏劇烈。平靜的市場具有低波動性;動盪的市場具有高波動性。

大多數人本能地將波動性與風險聯繫起來,這並沒有錯。大幅波動意味著更大的不確定性。但波動性同時也是創造機會的根本。如果價格幾乎不波動,你就無法低買高賣。

波動性何時有利——何時有害

回想 2020 年 3 月。隨著疫情蔓延,市場大幅下跌;標普 500 單日跌幅超過 7%。幾個月後,它反彈並創下新高。對於那些保持冷靜甚至在恐慌中買入的人來說,那次經歷將波動性轉化為利潤。2008 年同樣如此,當時巴菲特在恐懼蔓延時向一家銀行投資數十億美元。短期看似魯莽,長期卻是神來之筆。

現在換個場景。假設你的投資組合在一週內暴跌 15%。你驚慌失措並賣出。幾天後,價格反彈,但你已經出局。很糟糕,對吧?這就是波動性對你不利。在這種情況下,真正造成損失的不是波動本身,而是你對它的反應。如果波動讓你做出事後後悔的決定,它就成了敵人。

標普 500 與波動性飆升(2006-2025)

來源:TradingView。所有指數均為美元總回報。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可靠指標。數據截至 2025 年 8 月 28 日。

為什麼波動性現在如此重要

2025 年的市場絕不平靜。我們看到創紀錄的新高,隨後是突然的回調,所有這些都受利率變動、頑固的通脹和地緣政治影響。一項近期的蓋洛普調查發現,十個美國投資者中有六個擔心波動性將持續存在。有趣的是,其中許多人仍然相信股市的長期實力。這種焦慮與樂觀的結合正是波動性值得關注的原因。它框定了每一個選擇:你承擔多少風險,如何分散投資,何時堅守,何時行動。

風險及應對方法

波動性有兩面性。它創造便宜貨,但也可能絆倒你。最大的風險是在下跌期間被迫賣出——尤其是在你急需現金時。這就是為什麼理財規劃師總是強調應急基金以及投資資金需要長遠視角。

還有性格因素。如果市場波動讓你夜不能寐,那麼高風險投資組合可能不適合你。從歷史來看,諸如政府債券等較安全的資產波動較小,但回報也較低。股票波動更大,但數十年來往往回報耐心。這就是每個投資者必須面對的權衡。

最好的防禦是分散投資。股票、債券、甚至商品等多種資產的組合可以分散風險。當一項資產下跌時,另一項可能支撐。紀律同樣重要。巴菲特常說,冷靜的判斷比聰明的公式更重要。在波動來臨前制定計劃,可以讓你更容易度過動盪時期,而不至於做出驚慌的舉動。

結論

事實是,波動性不會消失。它有時會動搖投資組合,有時會創造機會,往往兩者兼有。關鍵在於心態。如果你尊重它、為它做好準備並避免情緒化決策,波動性可以成為盟友。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往往獎勵耐心,而不是恐慌。

簡而言之:波動性本身並不是「好」或「壞」——它是中性的。關鍵在於你的應對方式。學會駕馭波動性,可能正是讓你在長期中成為更強大的投資者的原因。